利通区纪委
首页 > 廉政要闻 正文

廉政要闻

深度关注 | 执纪为民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9 08:24:46

查处惠民工程腐败问题 推动办好民生实事

执纪为民

1.jpg

  北京市西城区纪委监委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查处惠民资金领域系列违纪违法案。图为该区纪委监委干部研讨以案促改促治工作。王思 摄

  今年4月底,北京市西城区纪委监委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部署、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实施意见,完成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优化调整。2个月后,该区纪委监委相继查处惠民资金领域系列违纪违法案,揭开街道惠民工程项目建设腐败盖子,推动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协调联动。7至9月,该区惠民资金领域主动投案干部达7人,形成了惩治腐败的强大震慑。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查改治同谋划、同部署,纵深推进街道惠民资金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正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全会要求的具体实践。

  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查处惠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推动以案促改促治

  5月以来,北京市纪委监委先后发布西城区白纸坊街道3名领导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西城区纪委监委审查调查的通报。

  “3人里,我们最先接到的是该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办公室科长黄某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西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张康介绍。当时,该区纪委监委正在推进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将原来的4个监督检查室、5个审查调查室职能融合,并进一步充实力量,调整为16个纪检监察室,一体履行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职能。调整后,人员增加,监督执纪执法力量进一步增强,区纪委监委得以投入更多精力用在辖区内案件查办。这在张康看来,为系列案快速突破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契机。

  在机构优化的背景下,黄某的问题线索由调整后的第七纪检监察室接手处理。与原七室侧重办理重大违纪违法案不同,新七室既负责查办相关单位的案件线索,也负责对其日常监督、政治生态研判等工作,同时还承担指导部分派驻机构工作职能。其干部队伍构成也更多元,汇聚了来自案件监督管理室、派驻机构、党风政风监督室等条线的多名骨干。

  经过综合研判,该纪检监察室认为黄某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且长期在白纸坊街道城建领域任职。结合问题反映看,线索可查性较高。至6月,黄某及该街道另外2名负责工程建设的领导干部相继被留置。从后续查明的情况看,他们的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领域。2013年至2023年,3人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老板刘某某大肆承揽街道工程项目,致使刘某某几乎“垄断”了白纸坊街道近半数资金量的惠民工程。

  “刘某某长期通过送礼送卡送钱、请吃请喝请娱乐等方式,拉拢腐蚀干部。”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包亚南介绍,收受其贿赂成为该街道城建干部的“潜规则”,个别领导干部甚至刚上任就被卷入其中,由风及腐,随波逐流。案件暴露出街道干部纪法意识淡薄、相关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及基层监督乏力等突出问题。

  黄某违纪违法案是“新七室”承办的首起案件。“职能调整前,我们主要办一些大案要案,涉及领导干部级别较高。一个案子查完往往紧接着投入到下一个案子中,对以案促改等工作参与较少。”包亚南告诉记者,职能调整后,大家对查改治贯通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制定初核方案时便明确了详细的协作策略,希望通过系统内外配合,实现由点及面、由查处到整改全面贯通,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厘清思路后,第七纪检监察室干部在办案中更加注重对涉案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深刻反省,指出岗位存在的制度漏洞及整改方向。8月底,该区纪委监委向白纸坊街道工委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项目监管体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人员轮岗,注意人才梯队建设”“分权制衡,不要让项目申报、审批等关键环节都集中在一人手里”“关注关键岗位年轻干部,抓早抓小”……涉案人员提出的建议连同监督掌握的情况以及调研收集的问题,均被西城区纪委监委纳入纪检监察建议中。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延伸街道城建领域腐败问题整治范围,加强纪巡联动,对重点街道开展蹲点检查,释放一严到底强烈信号。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这是全程参与案件查办的王俊琦最深刻的感触。调整前,他是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的一员。他介绍,以往,该区涉及街道干部的案件多是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移送的醉驾、赌博、嫖娼等问题线索,事实清楚,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即可。另一方面,查办的级别较高的“一把手”,对街道干部来说也有一定的距离感。“这次,基层干部普遍感受到了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的力度。”王俊琦说。

  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

  9月6日上午,西城区纪委监委组织该区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城建领域干部等114人观摩涉案人员庭审。

  庄严肃穆的法庭内,被告人双手紧握,嘴唇紧抿。在供述其犯罪行为环节,一时语塞:“10年来,我帮他人承揽工程,程序不公平不公正,谋取私利,给街道居民造成了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庭审结束当天下午,包亚南与同事研讨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一通电话打断了讨论。来电的是辖区另一街道负责人,告知有干部表示愿意主动说明问题。自庭审以来,已有多名干部选择投案。

  事实上,在白纸坊街道3名干部被查后不久,该街道便有另一名干部主动向区纪委监委投案,这也是近年来该区首个主动向区纪委监委投案的街道干部。对这名干部投案前后的情形,白纸坊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组组长高新贞记忆犹新。她回忆说,3名街道干部被留置后,该干部显得心神不宁,频繁到她办公室汇报工作。“有时说完工作,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还会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高新贞敏锐地察觉到这名干部的内心波动。在区纪委监委指导下,她与街道负责同志抓住机会做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讲明政策,打消疑虑,促使其主动投案。最终,西城区纪委监委依规依纪依法对其减轻处分。

  该干部的一席话让高新贞深有感触,“他说投案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感谢组织救了他,让他没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家人也支持,认为他做出了正确选择。”

  “通过办案释放震慑效应,挽救了该名干部和他的家庭,这让我们很受鼓舞,也更深刻理解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长期在审查调查一线工作的吴昊说。

  及时通报审查调查信息,把严的氛围传递到每名基层干部;紧锣密鼓拍摄警示教育片《前“腐”后继——白纸坊街道惠民资金领域窝案警示录》,在区警示教育大会上播放;组织观摩庭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利用党纪学习教育契机,开展纪法宣讲……在关键节点及时进行警示教育,案件查办的震慑效应进一步放大。

  推动干部转变作风,切实为民服务,保障惠民资金落到实处

  6月,全长937.6米的右安门内西街完成升级改造。该巷道两侧住宅楼临街,出了单元门便是马路。居民曾一度被私搭乱建、物料堆放、停车占道困扰。改造后,老街展露新颜。街口处蓝白相间的“纸轴导览”矗立,讲述着白纸坊的造纸历史、非遗和红楼文化。路两旁绿树成荫,文化墙掩映其中。湛蓝色雨棚下,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大爷惬意闲聊。

  居民王先生回忆,2023年以前,白纸坊街道几乎没有这样的精品街巷,“眼见其他街道越来越漂亮,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3年至2023年,西城区民生工程需求量激增。刘某某没有施工资质,他通过贿赂街道干部、长期挂靠其他企业、虚假三方比价、围标串标等手段,违规承揽项目。办案人员介绍,刘某某能做的多是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置工程,稍复杂的提升改造项目“根本干不了”。长此以往,一定程度导致白纸坊部分街巷改造“治标不治本”,流于低水平重复建设。

  工程建设长期为个别人员把持,“潜规则”盛行,这种不良的政治生态客观上也对干部作风造成不良影响。部分干部以北京老城保护责任重、居住情况复杂等为由推脱,把“干不了”挂在嘴边。“个别干部存在观望心理,倾向于接手‘短平快’项目,缺乏争先创优、攻坚克难的精神。”高新贞说。

  随着案件查办、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的深入,街巷面貌持续改善,街道工作人员的作风也在悄然转变。“有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责任心和热情明显提升。”高新贞介绍,现在惠及民生的项目,大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推进落实,让居民真正受益。一些长期遗留、难啃的“硬骨头”也在逐步推进解决。

  在白纸坊街道办公楼四层的会议室里,一张长约2米的磁性白板分门别类张贴了80余项工作任务,所有任务条均明确项目内容、完成时限及责任科室。

  “年初,街道梳理全年重点工作,制定挂图作战计划。我们跟进监督项目资金使用,保障有序推进。”高新贞指着地图左下角任务说,下一步将重点推动盆儿胡同改造提升,结合胡同实际,融入红色文化、孝老爱亲精神及匠人精神文化,提升周边群众生活品质。

  对西城区相关街道而言,系列案件整改任重道远。接下来,该区纪委监委将联合街道纪工委,聚焦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持续跟进监督,推动涉案单位健全制度、强化执行。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督查,密切关注重点工程建设进展及经费使用等情况,督促切实用好财政资金,为群众多办实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